繼8月底開展床旁支氣管鏡檢查技術后,解放軍總醫院腫瘤內一科重癥病房近日開展了TBNA(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項目。10月27日胡毅主任成功為重癥病房患者實施首例TBNA檢查。
TBNA是一種特制的帶有可彎曲導管的穿刺針,通過氣管鏡的活檢通道進入氣道內,然后穿透氣管壁對氣管、支氣管腔外病變進行針刺吸引,獲取細胞或組織標本進行細胞學或病理學檢查。其優點是創傷小,操作簡便,是氣管、支氣管外病變的有效診斷手段。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腫瘤內一科收治了一名無明顯誘因出現活動后胸悶的患者,肺CT提示上縱膈巨大腫物。患者在外院行超聲引導下鎖骨上縱膈腫物穿刺,未能明確診斷。因病變位于上縱膈,常規支氣管鏡無法取到病理,胡毅主任決定為患者行TBNA檢查術,通過支氣管鏡下TBNA針穿透支氣管壁,對病變進行針吸活檢。術中見患者氣管因腫物壓迫已明顯狹窄,如病變進一步發展患者隨時有呼吸衰竭可能,經過TBNA檢查醫生為患者成功取得活檢組織,術后病理診斷為巨細胞瘤骨來源可能性大。術中術后患者未出現任何特殊不適,由于該檢查創傷小,手術當日患者便可下地活動,明確診斷后患者及時取得相應治療。
隨著電子支氣管鏡技術的普及與完善,目前已成為診斷肺部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TBNA對于在氣管鏡直視下不能窺見或僅表現為外壓性表現的支氣管腔外病變,如縱隔或肺門的區病變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其對黏膜下病變,淋巴瘤及良性腫瘤也有一定的診斷價值。TBNA是一項創傷小、實用方便、陽性率高的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創傷大、費用高而檢查范圍相對較小的縱隔鏡和開胸探查,減少病人的痛苦,能及早發現腫瘤,術后恢復快。
1,如何投資原花青素行業
2,魚腥草口含片企業進入市場策略
3,頭抱氨芐顆粒市場競爭格局構成
4,頭孢克肟顆粒產品需求與市場規模
5,頭孢克肟膠囊發展趨勢及行業潛力
6,頭孢克肟分散片產業成功模式探討
7,頭孢克洛顆粒行業發展戰略分析
8,頭孢克洛膠囊關鍵機遇及挑戰
腫瘤內一科在腫瘤內科診療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支氣管鏡下診治技術,目前取得快速發展,今年底將開展EBUS-TBNA(支氣管內超聲引導針吸活檢術),屆時醫院的氣管鏡下操作手段將會更成熟、安全,適應癥會更寬。